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更多民企走向科技“C位”丨九派时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7:23:00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秦川

截至今年1月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长至42万多家,占比由62.4%扩大至92%以上。

另据统计,在出口强劲的“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中,民营企业贡献超过一半。

创新,正成为民企的价值追求,已融入民企的血液之中。民企创新能力强,发展就好。善于创新的民企越多,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就越充沛。

今年2月,中央举行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为民企提出创新新期待,“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当前,民企向“新”而行,正处于颇为积极的发展空间。一个重要依据是,中央全力支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指出,“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鼓励民营企业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按规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培育一批关键行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大政府采购创新产品力度,发挥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创新产品迭代应用。推动不同所有制企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开展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此外,还提出“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原始创新保护力度”。

换言之,只要民企想创新、愿创新,有能力创新,并且推出了创新成果,就不愁美好未来。国家支持、社会需要,这是民企创新的重要外部条件,而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拥有核心竞争力,也非创新不可。

有专家指出,在早期发展阶段,我国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特别是纺织业、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时间推移,民营经济在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逐步超过第二产业,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模式。在科技日益走上“C位”的时代,无论在哪个产业、哪个行业,都离不开创新。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国家需要追求,企业也需要创新。以民企为例,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发展被动,错失发展机遇,从而被淘汰。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民企是铆足劲头创新,千方百计创新,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创新。数据可证:当前,民营企业已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些赛道同样是民企发展的机遇、创新的方向和大展风采的舞台。以具身智能为例,民营企业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据统计,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1.58亿元,2030年这一数字将接近380亿元。民企持续创新,未来可期。

当然,创新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人才,需要研发,需要政策支持。同时,让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更好实现双向奔赴,才能激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

根植发展沃土,创新动力不竭。当前,民营企业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向“新”而行,以创新打开新天地,以加快培养新质生产力展现新气象,民营企业将拥有更出彩的未来。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突发公告!董事长被留置,身家超100亿,刚公开表示不会跑路04-19

一年赚了26.73亿元 这家游戏厂商还投资了10余家Ai公司04-19

陕西省2025年二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举行 赵一德宣布开工令 赵刚主持 徐新荣邢善萍出席04-19

代表风采 | 杨桂凤:以实干诠释责任 用行动书写担当04-18

专业采购商比第四届增长超10%,盘点第五届消博会亮点04-18

世卫组织和非洲疾控中心更新猴痘疫情应对计划04-18

夫妻肺片没人吃了?紫燕食品营收连续下降,一季报业绩大降七成,募投项目被迫延期04-18

“文化+消费+赛事” 朝阳小关街道首届好“市”活动举办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