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都市现场原创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的胡先生
去年在南昌买了辆新能源车用来跑长途
可买回来之后胡先生却发现
这辆车的性能和宣传的完全不一样
说是营运车
实际却并不太适用于长途营运

胡先生告诉都市现场记者,2024年9月,他在位于南昌市庐山南大道的一家“北汽制造”经销商那里,以14万5千元的价格购买了一辆锐胜王牌EM7的商务车。购车的时候,胡先生就明确表达了自己的需求是买一辆跑长途的营运车,销售人员也按照这一需求推荐了一款续航为401公里的车型。
车主 胡先生:我问了他,从南昌到广昌差不多250公里,我问他够不够用 ,他说应该够用。那当时我也是这样想,说这个新车400公里出头的续航,我说打个八折,也该跑到320公里。

然而,等胡先生提完车开始跑长途了,第一趟就出现了问题。当时他开车从南昌开往抚州广昌,一共才跑了大约180公里,就因为剩余电量不足,被迫在抚州南城的服务区充电。胡先生当时就提出了要退车,不过经销商并没有同意。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胡先生用车是越用越恼火。
车主 胡先生:天气冷,从广昌出发在抚州就要充电。如果天气暖和,不开空调,什么都不开,就可以到南昌进贤服务区,反正怎么来说就到不了南昌,乘客是很大的意见。

胡先生提供了他与经销商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上面显示,哪怕是3月初这样不算寒冷的天气,车辆跑了181公里就只剩11%的电量。不仅如此,他还吐槽,因为车辆最高时速100码,拉客的运输效率也总是比别人慢。因为经销商一直不同意退车,胡先生又联系到了“北汽制造”厂家,而厂家客服人员的说法又让他感到疑惑。
“北京汽车制造厂”服务热线 电话客服:您的这个续航是受一些外部因素影响,我们公司的质量部也已经确认过了,您的这个电池是不存在问题的。
胡先生表示,从来没有厂家的工作人员对车辆的电池进行过检查,不清楚厂家是如何得出“不存在问题”的结论。

记者了解到,胡先生买的这辆车的生产厂家是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与通常认知的“北汽集团”不存在股权关系。3月27日,记者与胡先生一同找到了购车时的经销商,相关负责人表示,厂家的售后已经对这辆车做出了最终决定,并出具了情况说明。

而根据这份情况说明判定电池没有问题的依据,是3月18日技术人员与胡先生本人一同开车进行的一次试跑。
“北京汽车制造厂”授权售后 技术人员:那一天是满载载了7个人,平均时速不到100公里,温度倒没什么问题。我们两个人一人开了一段,大概实际上能跑个230公里左右,所以我们厂家跟电池包厂家沟通之后,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续航在230公里左右,是属于正常范围之内。

因为国家标准对新能源车的实际续航达成率没有作出约定,厂家认为这辆车的续航在正常范围之内,甚至不用做专业的检测,而胡先生则坚持认为车辆电池存在质量问题,双方存在巨大的分歧。
“北京汽车制造厂”江西心仪南昌店 负责人:如果你觉得还不满意,或者说就是不行,你可以自己找你觉得信得过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可以提起法律诉讼。

经过多次沟通,“北京汽车制造厂”同意联系电池包的生产厂家为胡先生现场检测电池包的健康程度。如果胡先生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再联系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新能源车实际续航严重“缩水” 国家标准应及时“补漏”
标称续航是401公里的新能源车,实际续航却只有不到六成,气温较低的时候甚至不到五成。这样的新能源车用来跑营运,显然难以满足车主的要求。而根据之前的报道以及网上的相关投诉,续航缩水的现象并不鲜见。国家标准对于这类现象没有作限制要求,那新能源车企自然就可以将缩水视为正常情况。既然国家标准对于标称续航的测定有明确规定,那是否可以按照相同的要求,对已经售出的新能源车测定实际续航,规定实际续航必须达到标称续航的一定比例?只有有关部门采取了行动,新能源车企才能有更强的意愿提升产品品质,给消费者更好的出行体验。
相关文章:
突发公告!董事长被留置,身家超100亿,刚公开表示不会跑路04-19
(体育)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跑(7)04-19
北京市东城区发布“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将举办名家讲座、亲子共读04-16
中国工程爆破事业的奠基人冯叔瑜院士逝世,享年101岁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