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个别婚恋网站成犯罪引流媒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3:57:00    

本报北京4月17日电(记者戴佳)记者4月17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了解到,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检察机关办理婚介行业犯罪1546人。检察机关办案发现,一些不法分子以婚介之名实施诈骗,个别婚介机构违法从事涉外婚介业务,一些婚恋网站甚至成为犯罪引流媒介,亟待治理和规范。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婚介机构采取注册成立模式,无前置性审查,对婚介服务人员从业资质虽有推荐性国家标准但无强制性要求。检察机关办案发现,一些婚介机构打着“正规资质婚介所”“职业媒人”名义实施诈骗,有的婚介机构和婚恋网站对注册会员信息审核不严,部分不法分子虚构身份实施诈骗。在检察机关办理的王某某等5人诈骗案中,王某某等人强调其婚介所是正规公司、相亲全程有录像记录等,多次将已婚女子介绍给顾客,以口头承诺、签订协议书等形式,获取被害人信任,诱导6名被害人支付礼金和介绍费89万元。

根据相关规定,国内婚姻介绍机构和其他任何单位都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涉外婚姻介绍业务。检察机关办案发现,一些婚介机构、个人为获取高额中介费,违法从事涉外婚介业务。有的虚构商务考察、出境旅游等事由,为境内人员办理签证,安排其出境与外籍人员相亲;有的安排外籍人员办理短期签证,甚至通过偷渡等方式赴我国相亲。在检察机关办理的万某某拐卖妇女、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诈骗等案中,万某某拐卖46名外籍女子入境,在明知其中部分女子有事实婚姻的情况下,以反复嫁人的方式,将其贩卖给多地的单身男子,获利13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电信诈骗、投资诈骗等犯罪团伙通过婚恋网站物色犯罪目标,将被害人引流至其他网站或App,诱骗被害人不断充值转账,诈骗其钱财。如检察机关办理的陈某某等人诈骗案,陈某某等人在相亲交友类社交平台假扮成功男士,博取被害人信任后,诱骗其在诈骗公司控制的赌博网站赌博,通过后台控制骗取26名被害人847万余元。

检察机关提醒,广大群众需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婚恋观,理性选择婚介机构,增强防范意识,如发现婚介机构存在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检察日报

相关文章:

个别婚恋网站成犯罪引流媒介04-18

拐卖46名外籍女子入境反复嫁人,获利133万元04-17

吉林检察机关依法对唐仁健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04-17

广州市组织开展医院最小应急圈地震应急疏散演练04-15

中央气象台:大风预报72小时(04/13)04-13

“枕戈待旦”,石景山绿化养护中心:凌晨两点开始处理倒伏树04-12

中央气象台:大风预报24小时(04/12)04-12

儋州洋浦推出“信用+远程踏勘”服务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