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今天开始,将持续一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5:32:00    

“孔主任,咱们又见面了,我‘听话’吧?”上周一一大早,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胸外二科主任孔庆龙的专家诊中,75岁的单大爷(化名)第一个来到诊室。

“呦,又到复诊时间啦?时间过得真快。”孔庆龙主任一边开着肺CT的检查处置,一边像老朋友一样和单大爷叙旧。

男子65岁时发现肺磨玻璃结节

十年后仍在随诊

从他们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十年前,单大爷在体检中查出磨玻璃结节,6毫米大小,在辗转多家医院就诊的过程中,单大爷得到了不一样的治疗建议:有的认为早期癌可能性大,应尽早手术治疗;有的建议住院进一步详查;而在孔庆龙主任的门诊中,他得到了“随诊观察”的建议。“

从当时检查结果来看,虽然不排除早期微侵润癌的可能性,但没有发现肿瘤细胞聚集等特点。”孔庆龙主任介绍说,综合患者的各方面因素,他认为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

三个月、六个月,单先生每次都十分听话按时来“赴约”,每次的检查结果都让他如释重负,肿瘤“乖乖地”原地踏步,没有任何变化,于是随诊时间延长到一年,一年又一年,到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他的结节在这十年间长了2毫米,目前是8毫米大小。

“中华医学会去年新出的肺结节诊疗指南中,将纯磨玻璃结节为影像学表现的早期肺癌手术标准从8毫米提高到了1厘米。”孔庆龙主任介绍说,再结合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单大爷可以继续进行门诊随诊。

如何科学防癌,享受健康生活

目前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

最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而那些目的鲜明的健康日

为我们一次次敲响了警钟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由中国抗癌协会1995年倡导发起,将每年的4月15日~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简称“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注意!

抗癌攻略藏在每一个日常选择中

工业化浪潮改写了人类的生存图谱:久坐代替了劳作,外卖取代了家常菜,熬夜成为“都市勋章”……这些“现代生活的标配”正为肿瘤的发生埋下伏笔。

“肿瘤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老龄和基因等多种因素都有相关性。”孔庆龙主任介绍说,以肺癌为例,其首位高危因素是吸烟,九成左右的肺癌被认为是由于主动吸烟所致,吸烟每天超20支,烟龄持续10年以上的人肺癌患病风险增加15倍。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和吸烟者生活在一起,吸二手烟的人群罹患肺癌的风险也会上升20%-30%。

除了吸烟,环境污染的危害也不容小觑,厨房灶台前经年累月的油烟雾霭,写字楼里循环空调裹挟的甲醛微粒,甚至装修新居时漫舞的氡气分子,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肺部的“温柔杀手”。环境污染的“滞后效应”,正通过基因损伤慢慢显现。

“对于大众来说,‘抗癌攻略’藏在每一个日常选择中。”孔庆龙主任介绍说,除了最基础的健康饮食、坚持运动、还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熄灭指尖的“星火”……医学研究证实,戒烟10年后,肺癌风险可降至吸烟者的一半,而电子烟并非安全替代品。除了戒烟,家庭环境中尽量选择低油烟厨具、保持室内通风、远离粉尘暴露等等,这些举措可以为肺部打造一层隐形的铠甲。

除此之外,

早筛是防治肿瘤的“黄金钥匙”。

孔庆龙主任提示,建议45岁以上或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如吸烟人群及家人、两系三代内有肿瘤家族现象的人群,要重视肺CT检查,给肺留一个底板。没有问题的,可以三年做一次肺CT,发现肺结节的,遵医嘱定期随诊,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肺癌的危害。

发现肺结节到底该咋办?

一切了之更“安全”?

近年来,随着人们体检意识的增强和低剂量螺旋CT的广泛应用,“肺结节”这三个字已经成为人们体检单上的常见词。

面对可怕的肺癌,大家很难对与其相关的这个肺结节泰然处之。很多人还会上网查,看着一条条跟肺癌相关的搜索结果,以及不同人的不同回答,往往陷入更大的纠结和不安里,恨不得一切了之。而有人却觉得既然身边那么多人有肺结节都没咋地,也就随之放任不管。

“第一次发现肺结节不能置之不理,但也无须过度恐慌,最好到医院进行专科诊治,医生会给出专业的评估,制定随诊或是治疗的方案。”孔庆龙主任告诉记者,门诊中患者对待肺结节的态度往往呈两个极端的表现,不是因麻痹大意导致疾病进展而追悔莫及,就是过度恐慌焦虑,恨不得一切了之才能安心。

“直径小于5毫米的肺结节大部分为良性,越小越实的越安全。”孔庆龙主任介绍说,小于3毫米的粟粒结节,如果患者没有原发癌的病史,95%以上是没有临床意义的。

“希望大家能够用平和的心态,科学理性地看待肺结节。”孔庆龙主任介绍说,一切了之并不简单,因为即使是微创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胸科手术也没有可以称之为“小手术“的手术,起步就是3级,对患者带来的损伤可想而知。是否需要手术需要专科医生的专业评估,即使是早期肺癌,也要考量是否有侵润性、是否有转移的可能性,以及患者的身体状态和预期寿命等等。

孔庆龙主任表示,做出定期随诊的建议,是医生经过充分评估得出的客观结论,不是真的对患者不管不顾,而是为了更科学地进行管理:

有一类患者的结节属于良性,确实不需要手术;

而另一类被查出肺磨玻璃结节的患者,虽然考虑癌前病变或是早期癌可能性大,但因为结节比较小,结合其生长缓慢不转移的特点,也可以继续观察,根据其进展选择合适的时间点进行手术,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

医学的“破冰之旅”:

用科学击退绝望

癌症=绝症吗?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肺癌,就像是洪水猛兽,无情地吞噬着患者的生命。其实,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曾经谈癌色变的时代正在远去,现代医学正用科技撕开肿瘤的黑暗。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药的层出不穷,肺癌的总体治愈率越来越高。”孔庆龙主任介绍说,尤其是早期肺癌,临床治愈率已经达到90%以上。对于晚期肺癌,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应用,延长生存期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确诊不是终点,规范化诊疗才是希望。孔庆龙主任介绍,一直以来,对于肺结节的诊治,科室都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遵循规范化诊疗指南,对纯磨玻璃、混合型磨玻璃等不同类型的肺磨玻璃结节进行分类而治。

综合考虑自然病程是否属于“持续存在、缓慢进展”等多重因素再进行干预,让病人尽量少痛苦、降低社会和家庭负担。

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的原则下,中心医院胸外科肺结节手术恶性占比在92%以上。这个占比在全国的胸外科中居于前列。

“肿瘤的治疗不是一个学科单打独斗能够完成的。”孔庆龙主任介绍说,为了给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对于疑难复杂的肺结节或是肺癌,科室会启动院内多学科会诊模式,胸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放疗科,以及影像学相关科室专家聚在一起,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品牌实力学科

做“绝症”到“慢性病”跨越的底气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早期发现可以治愈,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而支撑这一切的除了患者自身因素,一个拥有前沿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学科是重要方面。

记者了解到:

中心医院胸外科是辽宁省重点专科、大连市一级重点学科,技术水平一直走在业内前沿。肺结节的规范化诊治是科室的诊疗特色,结合Ai软件,对每位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个体化治疗,严格遵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诊疗规范,帮助越来越多的低危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实现长期随访,避免了手术的创伤。

微创是该学科的技术特色,2008年,在大连较早开展了胸腔镜技术,目前胸腔镜手术涵盖了所有胸外科常见病种,近年来开展的单孔胸腔镜技术将微创技术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解剖性肺叶部分切除已经成为科室主要选择的术式,在保证手术的根治性的前提下避免了肺功能的过度损失。

术后6小时进食,第二天下床活动,第三天出院……在中心医院胸外科,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和措施,很多肺癌患者的康复速度让人很难相信他们刚刚做了肿瘤手术。

该科室开展了胸部各种疑难杂症和高难度手术,如左心房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癌切除术、肺癌行支气管和血管双袖式切除术、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等等,不用气管插管全麻+不留胸腔引流管+不留导尿管(Tubeless)的单孔胸腔镜手术是科室的技术特色。

对肺癌患者采取全程管理模式,在术前、术中、术后,通过综合治疗模式,多途径、多手段为患者打造一体化诊疗平台。除了技术上的精进,该科室一直保持着365天查房制度,几十年来风雨无阻,让患者更加安心和暖心。

与其他大多数健康日仅一天时间相比,肿瘤防治宣传周用了整整一周时间为我们敲响警钟。站在2025年的春日里,我们更应懂得,预防肿瘤不是冰冷的医学命题,而是对生活方式的温柔重构。肿瘤或许是生命的“考题”,但“答案”始终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戒烟的决心、筛查的勇气、科普的传播,每一个微小的选择,都是在为你自己和家人的未来书写答案。

2025年肿瘤防治宣传周,让我们共同努力,拥抱“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这是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来源:半岛晨报

相关文章:

这种肿瘤全身可发病还很会伪装 警惕六大信号→04-19

40名京豫肿瘤专家!本周六联手为健康护航04-17

AI时评|“看病不贵”为何是江西?04-17

爱美选择竟成“定时炸弹”?女子胸部长出恶性肿瘤!医生:风险极高,尽早取出!04-16

肝癌来时静悄悄?预防先学这几招!|《医起说》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策划③04-16

江华人民医院开设“简易门诊” 便民服务再升级04-16

从今天开始,将持续一周……04-15

洞口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齐心 七旬狼疮患者重获新生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