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桑宏香)4月20日,第二十六届菜博会开幕,首日接待游客量达81823人次。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游客对现代农业科技的热情,更成为观察消费信心与农业产业升级的窗口。
20日上午8时左右,菜博会检票入口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10号展馆内,来自安丘的张先生正带着孩子拍照。“我们一大早就往这里赶,今天正好是周末,带着孩子一起来感受一下蔬菜科技的魅力。”展馆内人头攒动,巨形番茄树、空中红薯、打药机器狗、数字化育苗等“奇观”引得游客频频驻足拍照。
菜博会“热度”强劲的背后,是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与创新能力的叠加。作为全国农业推广的大平台,菜博会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蔬菜、种子及相关产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前沿实用技术、名优稀特品种以及蔬菜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今年展示2600多个蔬菜品种,其中新品种600多个,先进种植模式80多种,前沿技术100多项。菜博会作为国际性展会,首日客流印证了社会对农业现代化的高度关注。
作为国家级综合型农业展会,菜博会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专业生产商、经销商和采购商与会参展,寻找合作商机。一家北京农业科技企业负责人坦言:“我们带着投资意向来,寿光的全产业链配套和研发能力是最大吸引力。”展会首日,不少参展商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涉及智慧农机、种子种苗、农业数字化等领域,折射出农业产业链升级的迫切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菜博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在三号馆“超元·VR火星馆”,运用虚拟现实、实时渲染等前沿技术,构建沉浸式农业未来场景。一群“00后”借助VR设备,通过体感交互体验种植的科技魅力。而在直播间里,“新农人”主播用科普段子讲解无土栽培技术,推介“寿光蔬菜”,引得众多观众线上点赞……
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而是充满科技感的事业,这让学生们纷纷感叹科技的魅力。今年,在体验场景日趋成熟的基础上,菜博会精心打造了“蔬香里研学馆”,设计了分学段研学课程,引领学生探索农业科技、感悟历史人文、体验非遗传承,为青少年提供“行走的课堂”,目前研学的预约火爆。说起打造该展馆的初衷,菜博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菜博会,让孩子们看见农业的无限可能。”
菜博会的热度让“一棵菜”迸发出经济乘数效益。首日客流量81823人次,这个数字承载的不仅是人气,更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生动注脚。开幕当天,寿光市内酒店、餐饮、交通、零售等行业均迎来消费高峰,彰显了菜博会的辐射效应。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传统种植到数字赋能,菜博会用20多年的坚持,见证了“一棵菜”背后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发展的信心。
相关文章:
【寿光】菜博会为何吸引力如此强大?04-22
云南深化农村改革 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04-22
联播关键词|跨越山海去种菜04-19
一年赚了26.73亿元 这家游戏厂商还投资了10余家Ai公司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