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军民同心 双向奔赴 银川持续擦亮全国双拥模范城金字招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0:19:00    

在银川9路、30路、49路等公交车线路中,公交车车头下方张贴的“双拥专线”引人注目,车内随处可见的双拥宣传标语,充分营造出浓厚的双拥氛围。这样的暖心场景,正是银川市构建“全城优待、全域尊崇”双拥新格局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的路上,银川军民携手将双拥工作融入城市发展血脉。

落实双拥优待项目,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尊崇优待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政策要求,也是加强优待保障工作、创新推进社会化拥军的具体举措。近年来,银川市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突出制度化引领、体系化推进、品牌化创建,坚持政府保障和社会优待相结合,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凝聚起全社会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磅礴力量。

在这里,驻地部队难题马上办。全市先后投入2.57亿元,全力解决部队营区建设、设备采购等实事。

在这里,家属子女安心无忧。110余名随军家属顺利随调,1490余名军人子女无忧入学。

在这里,过境部队保障有力。银川军供站创新推出“一接、二问、三帮、四送”服务工作法,获评“全国重点军供站”。

在这里,退役军人安置有感。全市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士兵2291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9659万元,转业军官100%进入公务员、参公岗位,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100%安置至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安置数量、安置质量连续三年领跑全区。

在这里,退役军人就业有方。全市打破地域壁垒,与包头、义乌等城市共建就业联盟,80余场专场招聘会帮助5000余名退役军人成功就业。此外,“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模式助力1958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实现“结业即上岗”。王欢、杨国清等“军创标杆”脱颖而出,激活就业创业新引擎。

在这里,退役军人风采依旧。140余名“兵支书”“兵委员”、180余名退役军人治保委骨干扎根基层,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化解矛盾纠纷5000余件;223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4000余名志愿者冲锋在救灾抢险、公益服务一线,累计服务1.8万余人次。“退役不褪色”的军人精神在服务社会中熠熠生辉。

在这里,优抚褒扬蔚然成风。银川坚持在每年八一建军节、春节走访慰问边海防官兵、驻银各部队和享受定期生活补助的优抚对象等,共发放慰问金(慰问品)5269万元。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5026万余元,启动银川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和银川烈士陵园园区提升改造项目,协调11家医院为优抚定点医院,累计发行军警卡、双拥卡8.1万余张,办理优待证6.4万余张。

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背后,是银川市“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军地联动”双拥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你守护国家,我守护你”的双向奔赴,让全国双拥模范城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对军人的尊崇与优待,化作街头巷尾的暖心服务,变成生活里实实在在的便利,让每一份敬意都能被真真切切地感知。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梁小雨

相关文章:

军民同心 双向奔赴 银川持续擦亮全国双拥模范城金字招牌04-22

谁说马拉松终点只有奖牌?在北半马一起见证爱情04-20

省直机关高质量提升履职能力活动展演|情景剧《成长》04-17

非遗传承融入国防课 多方携手共筑爱国情——红桥区和苑街道营和园社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04-16

“人在树下走,屎从天上来”,“天屎之路”引争议04-14

小苗2025年4月、5月征稿启事04-12

漫步老城,定格美好时光04-11

消防宣传进校园 安全守护伴成长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