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直吃阿托伐他汀,提醒:当出现这3种情况,建议马上停止服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8:18:00    

在健康这件事上,用药安全绝对是重中之重。就拿阿托伐他汀来说,很多朋友因为各种健康问题需要长期服用它。但您知道吗?有些特殊情况一旦出现,继续服药可能会带来大麻烦。今天,就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


65 岁的李先生,五年前被诊断出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同时,为了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开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这一吃,就是五年。在这漫长的服药过程中,李先生可犯了不少 “忌讳”。他没把医生定期复查的叮嘱放在心上,也从未监测过药物副作用。在饮食上,更是毫无节制,高糖、高脂肪食物成了餐桌上的常客。更糟糕的是,最近这段时间,他几乎天天都离不开西柚或柚子。

不久前,李先生突然感觉腰部和下肢肌肉一阵阵地疼。一开始,他以为是平时活动不小心,肌肉劳损了,就想着休息几天,没准儿就能好。可几天过去了,疼痛不但没减轻,反而愈发严重。李先生有点着急了,自己找了些止疼药吃,可依旧不见好转。这疼痛像个甩不掉的 “小恶魔”,持续发作,晚上疼得他翻来覆去,根本没法好好睡觉。实在没办法,李先生只能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医生详细询问病情时,了解到李先生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又得知他近期大量食用西柚的饮食习惯。这可不得了!西柚和阿托伐他汀一起 “捣乱”,会大大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紧接着,医生为李先生做了体格检查,发现他的肌肉骨骼系统明显异常,下肢和腰部的肌肉疼得厉害,而且休息后也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医生心里有了初步判断:李先生很可能是出现了阿托伐他汀的药物不良反应。

为了进一步确诊,医生安排李先生做了一系列实验室检查。结果一出来,问题浮出水面。李先生的肌酸激酶(CK)水平飙升到 357.0U/L,白细胞计数大幅降低,都低于正常范围了,淋巴细胞百分比却增加了。同时,胆红素水平也升高到 24.8μmol/L。医生怀疑这和肝功能受损有关,赶紧又给李先生做了肝功能检查。果不其然,谷丙转氨酶 ALT 达到 68U/L,谷草转氨酶 AST 是 53U/L,两项指标都超出了正常范围,这清楚地表明李先生的肝功能已经受到损伤。

血液生化检测也发现了问题。李先生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所上升,数值为 2.99mmol/L,这说明他的血脂控制情况不太理想。CK 活性异常增高,这是个危险信号,提示李先生存在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再加上肝功能指标异常、胆红素偏高,种种迹象都指向了肝损伤。


为了排除心脏方面的疾病,医生又给李先生做了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心电图显示正常,心脏超声也没发现明显的结构性心脏病,只是左室顺应性下降,这意味着心肌收缩力减弱,而这和李先生的血脂水平脱不了干系。不过,好在确定了李先生没有出现心脏方面的不良反应。

综合各项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再结合问诊情况,医生确诊李先生发生了阿托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出现了横纹肌溶解以及肝脏损伤的现象。接下来,就得赶紧制定治疗方案。

医生第一时间明确告诉李先生,必须马上停用阿托伐他汀。在医生的指导下,李先生果断停掉了阿托伐他汀钙片,改用降脂药物普罗布考进行短期替代治疗。为了缓解李先生的肌肉疼痛,医生给他开了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同时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还用上了皮质类固醇,帮助减轻炎症反应。针对肝功能受损的情况,医生开了保肝药物,时刻关注李先生肝功能的恢复情况,必要时,甚至准备采用透析疗法。


从李先生这个病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如果不及时监测药物副作用,再加上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就像一颗 “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药物不良反应。而且,长期用药本身也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停药真的太必要了。

在这里,要郑重提醒长期用药的朋友们,一定要定期复查,密切监测身体状况。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自然也有区别。在调控血脂的同时,可千万别忘了关注整体健康。长期用药的患者,一定要对药物副作用或不良反应有所了解。下面,就带大家好好认识一下阿托伐他汀。

哪些人需要长期吃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是他汀类血脂调节药物中的 “明星成员”,在控制血液脂质、预防血管类疾病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它的 “工作原理” 是抑制机体中一种叫 HMG-CoA 还原酶的物质,而这种酶在胆固醇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阿托伐他汀这么一 “出手”,就能有效减少胆固醇的生成,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那具体哪些人可能需要长期服用它呢?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要是总胆固醇或者 LDL - C 水平过高,那可就相当于给冠心病埋下了一颗 “定时炸弹”,是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这类患者如果长期不控制血脂,患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蹭蹭往上涨。而他汀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能像个勤劳的 “小卫士”,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所以,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来说,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能稳定胆固醇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预防心脏病发作,意义重大。

冠心病或心肌梗死患者

高胆固醇可是急性心血管疾病的 “罪魁祸首” 之一。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方面的能力有目共睹。对于已经经历过心血管事件,比如冠心病发作或者心肌梗死的患者,及时控制血脂至关重要,能把原本不可控的风险因素变得可控。阿托伐他汀就是这类患者标准治疗方案中的重要一环。长期使用它,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复发的风险,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

血管支架植入手术能把狭窄的血管撑开,让血液流动更顺畅,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但大家要知道,手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术后几个月内,患者血管内壁容易长血栓、形成斑块,导致血管再次狭窄甚至堵塞,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又回来了。他汀药物能抑制胆固醇合成,减少血管内壁胆固醇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所以,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能维持血管通畅,减少血栓和斑块,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

高危心血管疾病人群

像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血症、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等,两种慢性代谢疾病凑到一起的人群,都属于高危心血管疾病人群。在这些高危患者中,长期服用他汀药物好处多多。它不仅能降低胆固醇水平,还能改善血管功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动脉粥样硬化会让血管壁变厚、变窄,影响血液流动。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能让血管更有弹性,功能更好,减少血栓形成,对高危心血管疾病人群的健康大有益处。

不过,长期吃阿托伐他汀,也得时刻留意身体变化。一旦出现下面这 3 种情况,建议马上停服!


3 种需立即停药的情况

肝功能损伤

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功劳不小,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会给肝脏带来潜在威胁。他汀类药物抑制 HMG - CoA 还原酶降低胆固醇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副产物。要是这些副产物在肝脏里越积越多,肝脏可就 “扛不住” 了,负担加重。

要是您发现自己皮肤、眼睛发黄,出现黄疸现象,右上腹时不时疼痛,浑身乏力,吃饭也没什么胃口,那可得警惕了,这可能是肝功能损伤发出的 “警报”。去医院做实验室检查,要是发现血清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ALP)和胆红素水平也不正常,那就更能说明肝脏出问题了。

肝脏损伤可不是小事,一旦发现,必须重视。因为持续的损伤可能会引发肝炎、脂肪肝,严重的甚至发展成肝硬化。所以,一旦确定肝功能异常,就得赶紧调整治疗方案,或者暂停服用阿托伐他汀,避免肝脏受到进一步伤害。


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是一种少见但极其严重的并发症。简单来说,就是肌肉组织分解,大量肌红蛋白释放到血液里,严重的话,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而阿托伐他汀这类他汀药物,就有可能引发这种情况,尤其是当患者同时服用会和它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或者像李先生那样,食用了和药物 “不对付” 的食物。

西柚里有一种叫柚皮苷的物质,它就像个 “小捣蛋”,会干扰阿托伐他汀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柚皮苷能抑制细胞色素 P4503A4 酶的活性,而这种酶在肝脏里负责代谢他汀。酶的活性被抑制了,他汀的代谢速度就变慢,在体内的浓度升高。这一来,药效可能增强,但副作用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其中就包括引发横纹肌溶解。

要是发生横纹肌溶解,患者会感觉肌肉疼痛、特别疲劳,尿液颜色也会变深,肌肉摸起来又痛又硬。去医院检查,肌酸激酶(CK)水平会显著升高,肌肉酶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和肌红蛋白也会增多。横纹肌溶解症要是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甚至发展成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所以,一旦怀疑是横纹肌溶解症,必须马上停用阿托伐他汀,赶紧进行治疗,透析、支持性护理等都可能用上。


消化系统异常

阿托伐他汀主要作用于血脂,但它也可能 “波及” 消化系统,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有的患者会感觉胃部不舒服,出现腹泻、便秘,还有的可能患上胃炎,甚至长出胆石症。部分患者可能对药物里的某些成分过敏,也会引发胃肠道症状。

要是您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胃胀,或者感觉消化道哪儿都不舒服,那可能是消化系统在向您抗议。要是这些消化系统症状严重影响了您的生活质量,或者存在胆石症等并发症风险,就得考虑暂时停用阿托伐他汀,等症状缓解了,再看看要不要调整治疗方案,换用其他疗法。

无论遇到上面哪种情况,立即停用阿托伐他汀都是明智之举。因为这些副作用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大家在服药期间,一定要多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体检、监测身体指标也非常关键,这样才能保证药物治疗既安全又有效,尤其是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的朋友,更要时刻把用药安全放在心上。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文章:

这种肿瘤全身可发病还很会伪装 警惕六大信号→04-19

安全配送从识别风险开始,坑梓街道开展外卖骑手专项培训04-18

口服减肥药将至催动股价大涨,礼来与诺和诺德双强决战在即04-18

AI时评|“看病不贵”为何是江西?04-17

剖析宁波银行2024业绩:利息净收入逆势增长,分红力度加大04-17

江华人民医院开设“简易门诊” 便民服务再升级04-16

从今天开始,将持续一周……04-15

“成都造”国内首仿3.1类新药获批上市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