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张建平携《吃吃白相相》“回乡”分享人间情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6:40:00    

大皖新闻讯日前“文理融和 悦见合肥”一一2025年合肥市暨蜀山区全民阅读及版权宣传周集中活动,作家张建平、郜峰应邀亲临合肥市中心图书馆,举办《吃吃白相相》新书分享会,与读者一起品读生活乐趣。曾在合肥求学的张建平直言,自己有“回乡”的感觉,接受采访时她表示,这是一本未完成的书,期待读者一同来完成,更希望和大家一起觉悟杜尚的那句“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

张建平与郜峰的散文集《吃吃白相相》,以烟火笔触勾勒出苏州、无锡等地的食事肌理,看似写吃,实则写人、写城、写代际传承的江南魂。全书分九个部分。开篇《米面江湖》道尽江南人对稻麦的虔诚。其间郜峰在《新年吃新酒》里咀嚼乡愁,张建平于《新年步步高》中再现南非过春节江浙菜、台湾菜、越南春卷的巧妙混搭。《寻味江南》最见张力,郜峰叹《无锡味道》在工商潮流中的坚守,张建平以《最是江南秋八月》捧出“橘绿鲈肥”鸡头米炒红菱的江南秋。《我亦是行人》收篇终章,郜峰从小时候的物质匮乏,写到而今画家们的家常菜雅集,张建平从小舅公的饭局,写到贝聿铭的家宴以及“我”的菜场变迁,每一个都是“我”的美食流年故事。

这部以江南食文化为题材的散文集,在两位作者各具特色的书写下,呈现了恰到好处的互补与拓展的艺术效果,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张建平擅以横向比较激活味觉想象力。书中最动人的,是饮食背后的人间情味。张建平写酱油弄、娄门菜场、双塔菜场、彩香菜场三十年的变迁,既折射出苏州城市变化的光芒,也见证了从新苏州蜕变成老苏州的苏式生活中的人间情味。

值得一提的是,曾在这里求学的张建平此番来肥,用了“回乡”两个字,“一个地方,才花掉一个人四年半的时间,无论如何,不能算那个人的乡。可是,正如时间的含金量,不单是以长度来计;一座城市在一个人心中的份量,也不仅仅靠时间来界定。现在,我拿出我词库里珍藏的‘回乡’两个字,送给合肥,那是因为,它在我心里够重。”

张建平

张建平介绍, “吃吃白相相”在江南一带吴语体系中,语义就是“吃吃、玩玩”,日常生活中常被提及。亲朋好友热络招呼忙什么呢,就会来一句 “也没做啥,就吃吃白相相了”。她笑言,这话听着有点吊儿郎当,“往往说这话的人,恰恰正在暗暗使劲,努力地干着点什么,只是江南人内敛,没做出点什么的时候,不愿外扬,正如他们的个性,谦虚又有几分骄傲。”她觉得,看似直白的五个字背后,颇有意味,“又何尝不暗藏着不理俗世经营、不屑蝇营狗苟的清高和潇洒?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悠然南山,个体桃源。”

谈到这本《吃吃白相相》,张建平表示:“首先也是很直白很俗气,无非一个吃中玩、玩中吃。生活的环境,成长的过程;到过的地方,见过的人,这些原生态,原材料,在‘吃吃白相相’这只篮子里,共处一堂,挤挤挨挨。”除了字面意思,张建平表示,是否有更大的别的“野心”,自己也把不准,“想共情给大家的,或者我个人自己的自言自语?其实我也不知道。杜尚说,艺术家只完成了创作过程的一部分,剩下的过程该由观众来完成。——我将我这本微不足道的书,献给读者,大部分的原因,就是想让读者能从中读出点他们自己的什么,来和我一起完成这本书。我很期待,这未完成的部分。”

张建平显然是杜尚的粉丝,她深以为然的另一句话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不管是读者,还是作者,最重要的是‘持续的快乐’;不管是读书、写书,还是‘吃吃白相相’,最重要的,也是要有‘持续的快乐’,一切,都是生活的附丽、生命的附丽。”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编辑 张大为

相关文章:

张建平携《吃吃白相相》“回乡”分享人间情味04-22

江华二中:书香沁校园 阅读伴成长04-22

曹操出行拟赴港上市,共享出行需要新故事04-20

彩笔绘书签 书香润心田——息县第九小学2025年读书月系列活动(三)04-16

江苏追“新”逐“质”,推动生产力裂变扩容04-15

海关总署:“天塌不下来”!04-14

苏州沧浪街道:以膳食为媒,精准服务“一老一小”04-14

NBA铁人哈登!16载征战,91%出勤率创NBA传奇04-14